找到相关内容349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玄妙镜(2)

    哪)无地名。恳求明师。指点路径。可以相会。这个玄关。先天祖。居住在南贍部洲。无双国。神州府。硃砂县。昆仑山中。灵王太子。名真元。字元阳。号西来意。为因色欲未尽。贪想红尘。天地开辟以后。颠落后天北俱芦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5074745.html
  • 汉藏史学的交流以及敦煌学术传统与吐蕃史学的关系

    S.5440等),《捉季布传文》(S.5441),《孝子董永传》(S.2204),《秋胡戏妻》(S.13 3背面),《王昭君变文》,《韩擒虎话本》,《刘家太子传》,《唐太宗入冥记》,《 孔子项托相问书...

    孙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74866.html
  • 憧憬雪域高原的神圣——对青藏高原特有的朝圣壮举的遐想

    凡夫匹夫之勇,希冀将神山踩于脚下者,此类亵渎神灵之举,实在很难为虔诚的藏民族所能容忍。   记得去年我来到云南德钦,朝拜康巴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山梅里雪山。当我站在飞来寺遥望婀娜的太子十三峰。当有云南第一...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5574927.html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述义

    论。这前四种,专解释金刚经的,只是文义太深,还是不懂。后来中国各家,如唐朝窥基大师、圭峰大师,宋朝的长水子,都有注释,不过前四种论到中国在后,梁昭明太子不曾见到,因此判金刚经三十二分,虽煞费苦心,却...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3476149.html
  • 陈兵教授 :现代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佛

    幸福?若真正幸福,为什么古今中外不少物质生活丰裕自在、艺术生活过得很好的人,尚有苦恼,如贵为太子的悉达多,还要深感痛苦,出家修道?这些问题,世间的科学、伦理、哲学、宗教,是无法给予圆满解答的,只有大乘...”。须摩提女依佛教敕出嫁,后来果然感化大家及满财城多人皈信三宝,受佛称赞。大乘经中还多处说挚爱行菩萨道者及菩萨随顺众生爱欲以结缘度化的功德。如《华严经》卷七五说妙德女因挚爱修菩萨行者威德主太子(释尊...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4676339.html
  • 《大佛顶首楞严经》易读版——原经文

    、精进到彼岸、禅定到彼岸 七身天王: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将军、四天王、天王太子 八部天龙:天众、龙众、药叉、乾达婆、阿修罗、紧那罗、摩呼罗伽、人、非人 十 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2576366.html
  •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节选)

    明见五欲享乐的过患而放弃太子的世俗生活去出家求道,后来又发现外道苦行无助于解脱而接受供养、恢复体力并最后解脱成佛。这在“苦乐中道”一章中详论。 有些外道以种种理论否认精进,如...

    恒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0276961.html
  • 山东省北朝观世音和弥勒造像考

    当时人寿八万岁,有佛出世,称“宝藏如来”。国王名无量净,受宝藏如来的教化成佛,即无量寿佛,佛国称为“安乐”。其原来太子即为观世音,第二子为大势至。宝藏如来又为观世音“授记”(预言),说他在此后无数劫,...

    刘凤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5077009.html
  • 帝师考源

    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驯,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宗族,酷暴不已,旋踵而...

    张羽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40477209.html
  • 恒强法师: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

    智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释迦牟尼别妻离家、舍弃太子的尊荣,决不是消极、悲观、遁世,而是直面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为了得到清凉、安乐与自在,于是坚定无畏地独自寻求解脱大道。但佛陀也不是独善其身,经中说如来...

    恒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978314.html